心想事不成 20240416_112827_.jpg

 

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,復活節開啟了大溫地區不同宗教信仰的虔誠節慶。

 

週三上午,列治文運動場和圖書館週遭,看到很多穿著民族服的穆斯林,他們聚集在列治文溜冰場Minoru Arenas祈禱,慶祝開齋節Eid al-Fitr celebrations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0_093000_CBC_Muslims gathered at the Minoru Arenas in Richmond, B.C. to celebrate Eid al-Fitr..png_取自網路

伊斯蘭教的齋月被稱為RAMADAN(聖月)。

 

今年,神聖的齋月從3月10日開始。 

 

穆斯林在齋月,白天不吃食物、飲料和不享樂,是一個反思、奉獻和家庭聚會的節期。

 

剛到溫哥華時的學習課程,LINC的同學,以中東、非洲的穆斯林最多,次多的是俄羅斯人。

 

那時,中國人不多,都是學簽、技術移民,政二代、富二代,還沒有出現。

 

很多宗教都有齋月。

 

以天主教來講,每年的復活節前40天被稱為四旬期,這段時間教會鼓勵教友實踐齋戒。

 

列治文有很多穆斯林,列治文公眾市場有一家阿富汗餐廳。

 

開齋節前,超市會有促銷廣告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05_130000_Ramadan culminates in the joyous celebration of Eid, a time when Muslims come together in thanksgiving and festivity after a month of fasting and spiritual reflection..JPG

美食跟節慶總是連體,也帶有感恩和歡樂。

 

這是另一個即將來到的宗教節日VAISAKHI的超市廣告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064800_Vaisakhi is celebrated with delicious Punjabi favorites like chana masala, paneer dishes, and sweet treats like jalebi and gulab jamun..JPG

Vaisakhi光明節,是印度錫克教傳統的節日。

 

錫克教(Sikhism)的發源地在印度北方的旁遮比(Punjabi),男性錫克教徒包頭巾、不剔鬍鬚,很容易辨識。

 

加拿大是印度旁遮比以外錫克教徒最多的國家。

 

旁遮比一直想獨立於印度之外,去年6月卑詩省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一間錫克廟外遭槍殺,溫哥華和旁遮比都有大批錫克教信徒聚集示威。

 

加拿大政府在同年9月驅逐一名印度外交官,稱印度特工涉嫌殺害加拿大公民。

 

世界最大的Vaisakhi光明節遊行將於4月20日週六上午九時在大溫哥華素里舉行,預計將有50多萬人參加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20_090000_素里Vaisakhi光明節遊行.jpg_取自網路

Vaisakhi光明節遊行活動的特色,除了眾多大卡車隊外,就是街道兩旁都設有免費的食物和點心飲料,這些攤位都是由錫克教徒的企業或家庭設立的,提供的都是素食,非常歡迎非教徒取用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20_100000_素里Vaisakhi光明節遊行.jpg_取自網路

列治文是移民城市,5號路聚集了好幾座各個宗教大型的廟宇教堂。

 

移民對原生國家、宗教和文化有濃醇的情感和關愛很是自然、應該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702_.jpg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6_112804_.jpg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6_112242_.jpg

週六去Kin’s買蔬果,有一工作人員看到艾嬤提的臺灣本土袋,主動過來攀談。

 

她在澳洲打過兩年工,現在來到列治文,除了在Kin’s 工作外,也在隔壁的Cobs做麵包。

 

年輕人有本錢,跨出舒適圈到國外打工旅遊,很好。

 

近幾日,YouTube跳出一位「阿文抵加Awen in Ca」在溫尼伯Winnipeg打工,他有目標要拿到PR(永久居留權),最近他拿到eCoPR(確認在加拿大永久居留權的PDF檔案),只花了20.5個月的時間。

 

加拿大這十五年,廣開移民大門,弄了很多名目,這也是人口快速超過四千萬的主要來源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617_.jpg

今年起因爲住屋、健保等惡化因素,開始收緊國際留學生簽證和各種移民門檻,引發很多在加留學生和雇主擔保工簽等群眾不滿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515_.jpg

回想當初移居溫哥華的動機很隨意,沒有別人常說的為了小孩的教育或害怕中國打臺灣。

 

那時,因爲艾嬤和老艾都有兄姊移居不同英語系國家多年,認為這些國家的工作文化和生活還境不同於臺灣。

 

那時,為了給小艾ㄧ個快樂的童年,特地從板橋移住在三峽山區的小河池塘邊,小艾上的是山中小學。

 

取得PR簽證,安排小艾放暑假時全家要到溫哥華報到,記得上飛機的那一天,還在忙工作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738_.jpg

現在,對於移居海外的看法,規劃、利弊、決心。

 

光是有衝動,心想事不成。

 

如果家裡有ㄧ座金山,對人生沒有什麼定義,只是吃喝,那沒問題。

 

或者個性獨立活潑,有志海外苦讀,家裡金錢支持,「英語聽說」有一定的基礎,中學寄宿留學美加英紐澳,這也是一條路。

 

若是小家庭,高薪有ㄧ定的積蓄,專業能夠在移居地先取得僱主擔保(非移民公司代辦),可嘗試。

 

最好的方法是,大學畢業,拿獎學金到國外讀研究所,工作。

 

能吃苦的人,移民留下來的機會比較大。

 

移民並不是一條不歸路,不是不能走回頭路,生活冷暖自知,選擇當下最好的生活方式,毅然決然回原居地,或再遷居他國,選更好的,也是正確選擇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335_.jpg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408_.jpg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221_.jpg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303_.jpg

有一說。

 

移民的小孩進入加拿大年紀越小,受高等教育成功的可能性越高。

 

加拿大統計局分析2021年的統計數據:移民加拿大的第二代上大學的比例高於加拿大總人口的比例。

 

而且,這些人在25歲之後的收入平均值也高於加拿大每人的平均收入。

 

同年數據也顯示:以移民小孩在(2021)當年20歲時,四歲或以下來的受高等教育的有77.3%,五至九歲的有69.9%,十至十四歲的有61.3%。

 

相比之下:(2021)當年20歲的報稅者,只有59.9%報所得稅時,申報了高等教育學費抵免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751_.jpg

每天都有習慣迅速瀏覽聯合報和自由時報。

 

聯合新聞網的編排是優於自由時報新聞網,愛看的是「轉角國際」和「閱讀」,但「評論」就是常常讀不下去,自由時報的「評論」也是。

 

這些評論總是選擇性的操作雙標,偷換概念,不管邏輯、緣由和時空先後,若不經深思探索,很容易被迷惑或搞成錯亂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9_113200_臺灣新聞關鍵字.png

最近馬英九往中國跑,兩報評論就是南轅北轍。

 

就像臺灣電視台的字幕,有電視台,旁白或名嘴講「中國」負面的事,字幕一定打成「中共」,也有電視臺,講「中國」卻被打成「大陸」,相反的電視台,講「大陸」一定打成「中國」。

 

這些弱智的電視台,把臺灣收視大眾當成不長耳朵和沒有眼睛的怪物。

 

奇葩發明「中國」不等於「中共」也是一絕,讓我們知道:中共國不屬於中國人的,但可以肯定中國是屬於中共人的。

 

但,這些奇葩人卻不同意「臺灣人」不等於「中國人」。

 

馬英九就是這種人。

 

新聞:最近馬英九在中國聲稱,他在唸小學二年級的時候,臺灣既沒有電視可看,也沒有電晶體收音機可聽,晚上沒事,母親常常教7歲的兒子念古文。記得啟蒙的第一課就是《左傳》的〈鄭伯克段於鄢〉,到現在都牢記在心。即使經過千百年的時空變遷,仍能與現代生活相結合,所以文言文的古文並不落伍。

 

真怪。

 

那時,我們左右前後鄰居都有大大的電晶體收音機。

 

馬英九幼時資質過人,家裡都講文言文。

 

長大後的馬英九,沒有邏輯思維,沒有意識到臺灣過往、發展過程和現狀,可說裝傻,或是失態,已經癡呆發病。

 

有文章寫過馬英九他們家人口多,從香港剛到臺灣時,父母確實比一般臺灣人還要窮。

 

但他家在臺灣戒嚴時期,父母努力創造財富累積,最終全家幾乎都是美國人。

 

那個時代,依親美國幾乎不用排程,不像現在,地老天荒。

 

印像中,在臺灣退出聯合國,很多在「美援」時期獲利,暫居在臺灣的中國難民,頭也不回的往美國奔去。

 

臺灣在黨國一體的年代,中國難民之高階黨棍「到美國當寓公」是時髦語。

 

當然,他們也有一些人被白色陷害,資訊不透明,死的不明不白。

 

「臺灣」被蔣介石漢賊不兩立遺害至今,還在努力要加入聯合國。

 

臺灣是不是國際組織的一員,對「中國人」來講,不造成影響。

 

馬英九們認為「臺灣」不是國家,但他們忘了「大陸」也不是國家啊!

 

這次馬英九被口誤(故意)稱兩岸同屬「中華民國~族」,是前朝遺民思維,更是阿Q!

 

中國人的「嘴硬」「身軟」性格,存在他們的DNA。

 

相信很多臺灣人不認同他們自己是中國人。

 

我是什麼人,不是別人說的算。

 

大部份臺灣人的先祖都是「明國」「清國」時移民臺灣的,跟現有的「兩個中國」完全無關。

 

有一位印度女士,16歲到臺灣唸大學,已經居住在臺灣37年,拿臺灣身分證,不喜歡現在還有人稱她為「新住民」,她說她就是臺灣人。

 

臺灣很多元,血源來自地球四處,要自稱自己是什麼人,隨意。

 

但要臺灣人都被稱是中國人、炎黃子孫,那就是流氓強盜。

 

炎、黃兩人只是遊牧民族部落領頭羊。

 

臺灣人的開臺先祖只有唐山公,沒有唐山婆,祖先都是跟臺灣原住民混血。

 

馬英九以前是「新臺灣人」,現在視「臺灣」為敝屣。

 

很多東西,命名加了個「新」字,就代表了非正宗,沒有原味。

 

馬英九在臺灣掌權執政的時候,用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」誆人。

 

現在連「各表一中」也不敢,「中華民國」不見了。

 

很多臺灣人可能不知道,馬英九時代制定的臺灣對中國人「移居臺灣地區」的依親政策,讓很多因通婚非直系親屬關係的中國人大量來臺。

 

這應該也是近年來造成臺灣親中國的民意比例高於日韓美。

 

同樣的,馬英九統一親中言行,也是讓臺灣在現今的民主國際護臺論調下,很是窘迫。

 

當過臺灣總統的人,不站在臺灣這塊土地講話,是「豬狗不如(ti-káu put-jû)」。

 

關鍵時刻,不能「犧牲」自己利益,這種人不能信任。

 

馬英九從讀書時期到現在垂暮之年,行將就木,與臺灣或國民黨背道而馳的真實故事,不勝枚舉。

 

三十多年前,大溫哥華地區的北素里,有一個來自臺灣的「將軍村」,非常有名。後來臺灣移民遷入很多,就被稱作「臺灣村」。

 

時空轉換,現在臺灣人已經離開,該地區已經被中國人取代。

 

當時,資訊流通媒體只靠報紙、廣播和電視,讓很多臺灣人不解的是這些有舞台話語權的「將軍們」,生龍活虎,百分之百都在罵臺灣、親中國,對臺灣滿滿的怨氣、恨意。

 

這一型吃香喝辣蹂躪臺灣的人,到現在,在臺灣,還不見減少。

 

臺語俗諺:「乞食趕廟公」(“khit-tsia̍h kuánn biō-kong”釋義-寺廟的廟祝收容乞丐,提供他們吃住,沒想到乞丐非但不知感激,甚至還得寸進尺、忘恩負義,將廟祝趕走霸占寺廟。 比喻喧賓奪主。)

 

聯合新聞網有時會會推介「udn部落格」的優文,連來連去都是活在同溫層。

 

有人賣了臺北的老公寓,就可以換得大溫地區的一間獨立屋。

 

也有人把二十多年前花五百萬「新臺幣」買的臺積電,賣在每股六百多元「新臺幣」。

 

有人享受臺灣的財產投資利得低稅率,一邊喊說臺灣人對未來會發生戰爭的無知,叫臺灣人要移民。

 

「反戰」「投降為安」是已經有退路,跟臺灣利益無關者在喊的,這些人對挑釁者,很少有意見。

 

臺灣的房屋出售,雖然是實價登錄,但報稅時是依稅務機關的出售當年的徵收房地稅的價值為依據。

 

臺灣除了股票證券交易稅以外,只徵收現金和股票股利所得稅,沒有什麼股票買賣利損相抵後的所得稅。

 

加拿大財政紅字過高,下手有錢人,從今年六月二十五日起,年收入超過加幣25萬元的個人資本利得稅率由原本的50%,提高到66.7%。

 

加拿大稅務機關也開始對擁有海外資產的人,加強查稅。

 

這些人住在加美,很喜歡在「udn部落格」發表對「臺灣」的個人看法。

 

常想,這些人怎麼了。

 

部落格是個人的心情日記,要寫、要公開,他人雖有不同意見,也不好說些什麼。

 

但,他們有他們的心情,不同意他們的心情的人也有心情啊。

 

1949年後移居到臺灣的中國人(或中國難民)或其還在怨恨臺灣的後代和再移居他國的子孫們。

 

這些人應該多看曹興誠的「知定講堂」。

 

失敗的人要找藉口很容易,笨而不思考的人就會怪罪別人,尤其是親近的人。

 

但「成功」人士還在努力不懈的表示不滿的情緒,心裡到底是有那一種不平衡?

 

是怨氣過人?罵人顯高?還是眷村創傷?更或是年金改革財產增速減慢?

 

或說真的,是一種「老人被迫害妄想症」。

 

怪罪親近的人,傷害雙方最深。

 

積怨難平的怨,變恨,受害的是自己。

 

最近,在溫哥華的一個簡體字新聞論壇網站,有兩則話題,都是中國人殺中國人,而且殺的是親戚。

 

一則是新聞:姪兒入住姨媽家,被姨媽槍殺,事發在美國。

 

另一則被討論的是舊聞:事發在中國,農村女孩,苦讀上進,在美國拿獎學金博士畢業,與夫婿回鄉,父親向她要錢幫兒子買房,女兒只給一千美元,父親嫌少說,當初女兒到美國唸書時,他跟兒子有打工給錢幫忙,雙方吵架,父親打死了女兒女婿。

 

論壇討論的是,父親被判死刑時,還憤怒的表示女兒該殺。

 

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很多情況,斷絕原生家庭,不相往來,絕對是正面的。

 

臺灣是中國難民第二代的繼母。只有怨,很難有愛,「臺灣」被視為瘟疫,不能被稱呼。

 

跟我們一起在臺灣上學長大的1949後中國難民二代,當初很多青壯年加入新黨的中國人,怪罪臺灣、恨臺灣更為嚴重,甚至病態到極點。

 

現在有少數中國難民第二代替臺灣講話,講出臺灣人的心聲,若這些話是由臺灣本土的人的口中講出來,趙少康們一定跟古時候一樣,批評說:意識形態、民粹掛帥、教育程度低、臺灣人要把外省人趕入太平洋,趙少康們忘了:臺灣還有西邊,現在不用下海,搭飛機就可著陸祖國美好大地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6_112906_.jpg

臺灣社會至今還很艱難的困在未能成功達到所謂的「共同體」文明。

 

愛親中國沒有錯,言行合一,身體力行就是了。

 

現在的臺灣或1949年淪落到海外各地的中國人,不必做「失根的蘭花」,不用「鄉愁」,祖國現代強國,習帝跟美帝互尬,週遭鄰居的軍費一直都在調漲。

 

失敗者才在走線,成功者正好衣錦還鄉,享受復興中華民族的特色的成果。

 

但,怪罪臺灣就不對吧。

 

ㄧ般人不必以「臺灣」為榮辱,在臺灣生活,或在加拿大生活,隨心隨意不必隨人。

 

要在哪裡生活,很自由,不用牽扯。

 

除非道德修養至高者,人性的自私自利很合情理,但算命仙的言行心態,替人作嫁,喊打喊戰,大可不必。

 

民主執政者不是獨一無二、至高無上,無缺無敵。

 

最近追完Prime Video的劇集「Jack Ryan傑克萊恩」,感受更深。

 

百分之八十的人:看不見「圈內人」的缺點,但卻很容易批判放大「圈外人」的缺點,不可取。

 

「udn部落格」有些罵臺灣人的字眼,以文明來說,已經是達到歧視的法律界線。

 

臺灣或臺灣人不是不能罵,但要罵時,應先指名標的,不能泛指,很不科學。

 

政客愛說謊,也很喜歡交際獲取利益,而且心不用想,就事成得利,他們自己和父母成年子女都很有錢,更有厲害超能力,投資理財都會獲高利。

 

只要指名罵的是哪一位,不管有理無理有無依據,臺灣政客是該被罵、被質疑,這麼多的政客花(浪費、貪污)納稅人的錢,若罵十中ㄧ,也是在做社會公益,替民除害。

 

配一句有些法官愛說的:公眾人物、公眾事務,可受公評。

 

老艾ㄧ直有一個強烈的想法:臺灣是ㄧ個很特殊的國家,不能討好有錢有勢兩面人,需要單一國籍立法。

 

但,心想事不成。

 

臺灣的立委「豬」公「豬」母們,立法從來不是站在ㄧ般大眾的利益在思考,尤其是有大頭病的網紅立委和癡笨的政二代立委。

 

臺灣富人稅過低,擁有兩本護照,立法圖利,只照顧到有錢人和財團。

 

近年來,臺灣人很喜歡說:貧窮會世襲。

 

臺灣的退休金制度,因職業類別,設計不同,存在極大的不均衡。

 

一般而言,青少年時期資源缺乏的人,要更努力不懈地堅持,才能夠得到資源豐富的人輕易得到的東西。

 

李登輝權勢最強的時候,可以輕易修改「憲法」改變臺灣現狀時,搞了一個「國統綱領」。

 

昧於現今國際現實認知之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」,看來臺灣的「憲法」需要與時俱進了。

 

政客「愛臺灣」是假,愛錢財是實,沒有膽量改變臺灣向前行,不作爲,只想要不在任內出事。

 

言行不一,喊統喊獨,心想事不成。

 

手邊有胡適手書的明信片:「要怎麼收穫,先那麼栽。」

 

臺灣這片土壤需要滋潤、呵護、養成,才能夠有遠景。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6_112615_.jpg

心想事不成 20240412_134316_.jpg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地球逍笑客 的頭像
    地球逍笑客

    地球客逍笑說

    地球逍笑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