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過一些國家,住過一些地方,有時久駐長居,有時只是短宿. 生活裡的買菜呷飯,似雪泥鴻爪,過印留痕,刻印心裡。
離開臺灣稍久,回來上菜市場,先把想念的蕃薯葉,九層塔買個夠。
食物的想念,外人有時不解,看了失笑莞爾。看過遠嫁歐美的中國女子說,想念拿青瓜當水果啃的滋味。
那青瓜是大黃瓜,俗稱刺瓜。皮青,果肉含水量多。到了國外,沒有。小黃瓜倒是不缺,可又不一樣就是不一樣。
冬棗個頭小,色澤黃中帶熟了的褐色斑點,我們外頭人看了這小棗兒貌不驚人,不起眼,可是當冬棗出現在列治文公眾市場時,她們擠破頭搶買。
食物帶來故鄉的滋味,好久不見,喜相逢。
艾太也有想念的食味。
節瓜在溫哥華常見。外皮有墨綠色澤和鵝黃色。
節瓜在臺灣一般市場也還不普遍,出現時,以臺灣蔬菜水果這麼便宜來說,常見商人奇貨居奇,價格太不親民,看看就好。
今日買兩條,$39,價格可以啦。
切厚塊,免削皮,油煎六七分熟剛好,味道清甜,還保留果肉脆感。
小卷,花枝,軟絲,章魚,魷魚,烏賊,透抽.....哎呀,霧沙沙。
問魚販這是目斗?
不,小販說這是脆管阿。
清燙,或放一少點薄鹽醬油也很好,火候,很重要。
口感脆,肚含飽滿的卵,熱熟後的脆管,圓鼓飽漲。
甚麼是目斗?
另日,小販特別拿了一些,讓艾太看,也賣。
目斗身型小,圓圓的小身似摩托車頭盔。肉質軟,稍腥。價格一斤一百六。
還是脆管好吃。一斤三百。
喜見大明蝦.
市場裡,每次發現有大蝦大活蟹,買了,心裡真希望我們家愛吃海鮮的媳婦兒能夠剛好在臺灣,吃得到。
艾太說的是心裡的話。媳婦是兒子的忠心伴侶,我們慶幸兒子有好伴侶相伴互相支持。而且,媳婦兒實在也是優秀獨立好孩子。公婆的我們,要更加疼愛媳婦。比如說,沙公處女蟳挺貴,大個頭的蟳蟹,喔,土城一隻秤來一千元上下。自己的兒子回來嘛,吃廟邊海產嘻。請媳婦嘛,一定要吃土城海產。
大小明蝦,蝦身節紋一段段,好像貴婦披穿虎豹皮紋衣。一斤六百。
通買。計四百元。五大一幼。
拍照,line媳婦兒,讓她加分愛呆丸。
在同攤魚貨攤,先是買白蝦,半斤一百六,有漲很多。崇德市場之前常買,大尾的一斤才二百。
白蝦也靚,雖是養殖蝦,但是口味也很好,全年有得吃。臺灣養殖,很厲害。
這款辣椒有個江湖十足的名字。艾太看著就是辣椒嘛,可是賣菜的菜販說著叫青龍。
唬人吧。唬人!
完全嘸辣味。熱炒了口感屬清甜滋味。價格不貴,粗生粗長款,一斤$25。
另一款食物名字也很聲壯,黑金剛,其實就是一種黑皮膜的土豆吔:-)
紅鳳菜也是粗生粗長,壯莖插土,喝自來水就會長的菜。
三月中旬了,臺南今日風大氣溫低。夏日還未正式來報到,啊,天氣詭異。
因為天候不好,艾太宅家未到市場買菜。
陽臺盆栽種的紅鳳菜剪了,也就一大盆了。
紅鳳菜又好種。市場買來的紅鳳菜,留下粗莖植入盆土裡,耶,就長啦。
角菜,大家有聽過吃過嗎?
這一定是老野菜,要瀕臨絕種啦,因為傳統市場從來沒見過。
以前,很多年前了,艾太的婆婆種過。
- Mar 14 Tue 2017 15:11
臺南傳統市場裡的時鮮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