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民住的公寓大廈,在加拿大來講,慣稱為老人公寓. 入住者,普大多數真的是上了年紀鰥寡的銀髮族.
公寓大樓住戶月繳管理費後,大樓有管理員清掃,冬日下雪,管理員會負責鏟雪清出車道走道.
花園也有專人定期剪樹割草,大樓玻璃窗定期有蛛蛛人垂掛繩索盪吊清洗,諸事住戶免操心.
大廈有公寓文化,諸如陽台不可堆砌雜物,不可曬衣. 窗簾顏色統一.
公寓大廈如果住戶通是亞洲新移民,環境文化迥異.
老人公寓的住戶成員,隨著亞洲移民夯,公寓文化完全顛覆.
(海琪以後的男朋友,會不會是王強,李軍,張偉,陳兵...)
一樓大廳轉角是通往垃圾間的方向.
私家垃圾一事,自己搭電梯,拎提到垃圾間分類回收. 這也不費事!
不過垃圾回收分類一事,每況愈下,十分糟糕,艾嬤想,那些人在母國的生活習慣,並未有分類回收一事. 政府的分類系統載運,二三線城市沒有的吧?大城市有落實嗎?
老太太右手拄杖,左手拎袋,舉步維艱,也要來丟垃圾.
出入垃圾間要經過兩道門.
I'll do it for you!
艾嬤搶前一步幫她開門擋門.
艾嬤認得這位從蒙特利爾搬遷來的老鄰居,超過二十年以上.
垃圾房中間有高起的水泥檯面.
步上三個淺階上檯座.
分類的大小垃圾箱分列在階檯下四邊.
垃圾量隨著不同的移民來源,垃圾量大增,垃圾分類箱倍增,大型垃圾車日日來載垃圾.
羊毛出在羊身上,管理費調漲三倍.
本來入住較高比率的本地出生的老人們吃食簡單,汰換了不同的入住成員,垃圾廚餘大量增多.
亞洲人愛煮愛吃,吃得多,丟得多!
老太太把手上的垃圾,也不過是一個洗凈去包裝紙的空罐頭,一個空紙盒而已,她彎下身放階角.
看著我,語帶無奈跟我說,她無力上階.
I'll do it for you!
我幫她分類丟箱.
艾嬤也是老太太啦,不過一向友善老幼婦孺,走在前頭開門,自然會幫後面的人擋一下門.
進出的鄰居們,穿肩偶遇,含笑說聲嗨,今天天氣好,陽光亮,下雪冷之類.
老太太駐足說真多謝!
艾嬤問妳多大年紀啦?
(她夠老,問年紀不致於失禮!)
她先問艾嬤,那個葛瑞絲妳認得嗎?
艾嬤:啊看到鄰居說嗨說哈囉,微笑打個招呼而已,怕是知道人不知名捏.
老太太面露感慨,現在的新鄰居們都是不打招呼,面無表情.
我下個禮拜滿80歲. 那個葛瑞絲說我是Golden age.
恭禧啊! 人生歲月雖有雨,也有彩虹哇!!
艾嬤回想,稍早某日,也是在垃圾間,剛好看到一住戶老婦,雙手握大鐵鍋耳柄,她往廚餘桶倒瀝乾的漢藥渣.
和諧社會,文化多元,不可以種族有異,應對不同!!
艾嬤很自然幫她開門擋門,方便她出去.
木漠著臉,無聲,她就醬子走離!
那一刻,艾嬤這樣想,應該先走,讓身後的門砰或大甩門喔!只是瞬間惡想而已,永遠做不出來,從小的教養,本能反應就是會扣門禮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