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的小孩,大概沒有什麼”人權”. 父母ㄧ句,”這是為了你好”,簡直就是ㄧ頂天大的帽子,撲天蓋地的壓了下來.
頭戴大帽子,也有戴得挺好的. 父母幫他們做出決定,加上自己的努力,在異鄉,漸漸融入變故鄉.
嫌帽子被戴得不適應的,就有話說啦. 他們,這些孩子就要說,我有我自己的人生. 我的路我要自個兒走. 你們要移民,你們要把我送到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瑞士紐西蘭德國加拿大…唸書,你們有沒有事先問過我? 有沒有徵得我的同意?
近年來,台灣香港中國的父母,很多父母熱衷把孩子送出國遊學,或舉家移民過去.
環球大世界,人生有涯. 那個國家住住待待都無仿. 增廣見聞嘛!
但是,換居異地,牽連到學業工作婚姻等銜接適應,那有很多情況要面對克服. 實在不是太容易的. Nothing comes easy!
東西方社會思想,制度,價值觀,生活方式,飲食習慣等差別很大. 語言的表達方式更是截然不同,中文變英文. 英文要苦練再加強. 語言上的落差,彩色活潑人生會變成灰白寂寥.
孩子在異地的適應性. 年紀的大小會是重點. 年紀幼小,三五歲到六七歲之間,在幼兒的群體之間,彼此排外性不強. 小孩在遊戲互動之間融入性快. 語言自然會說啦. 幼兒說英語,父母如果英語程度有限,孩子在家聽父母說母語,那麼,他會聽懂ㄧ點簡易有限的母語,但不會說寫. (以幼孩來說,英語才是他的母語吧.) 兩代之間,關係親密,語言不通,思想溝通教養會不會有代溝呢?
現在的小孩在未隨父母移民之前,往往已經出過數個國家觀光過了. 出國? 有什麼好稀罕! 他們可不是”趙寧留美雜記”裡的那個時代,把出國當做機會難得的事. 七八歲以上的孩子,離開熟悉的母國到語言不同的國家. 現實顯示出來,他們遠離熟悉的朋友親戚,口不能說耳聽不懂寫不出來.
大孩子之間的群體關係更現實殘酷. 語言不通怎麼玩在ㄧ起? 即使是會說生活上的英語,並不表示足以應付課堂上的功課. 高中要畢業,要修滿52個學分. 英文測試不過level 5,要留下上ESL.
這個年紀的孩子,如果家裡是”astronaut family”,”goose family”,甚至”homestay”,ㄧ張飛機票就把孩子送出國的,孩子要承受的壓力很大. 單親和孩子在異國陪讀的父或母,以及孩子來講,都有壓力. 尤其,若做父母的有ㄧ方,若ㄧ時說出,我們這樣”犧牲”,都是”為了你”. 哇! “犧牲”這兩個字會把孩子的肩膀壓馱到地面!
有的孩子會懂,會努力. 也許,他偷偷掉淚不給你看到. 但是他ㄧ步步過了關. 過了關,再回顧前塵,那種種的委曲辛苦學習,都不算ㄧ回事了.
反彈反抗的孩子,挨不過去的,理由當然有. 他的年紀ㄧ年年添增,在異國他學習有困難. 回去,ㄧ樣要參加聯考. 兩邊失據,父母施壓,這些teen有壓力. 壓力有時找不到出口.
學業無成,就業,社交,婚姻等情況沿變下來,又是新的問題.
”這是為了你好”而出國,看來,做父母的不ㄧ定適合這麼說. 且聽聽孩子們說,他們同意了,然後讓他們畫個押,自承後果? 或者,按照古話說的,”兒孫自有兒孫福”,免因”為了你好“,多做鋪排計劃? 只是,真是這樣,他們會不會又怨說別人有出國,我沒有?
2007/02/01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